导航菜单
首页 >  金牌大只 >  » 正文

大只500登录_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60年间气候暖湿化明显,

  新华社西宁11月19日电(记者吕雪莉、李占轶)青海省气象局综合分析三江源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监测数据发现,三江源地区气候暖湿化明显,生态系统呈现持续向好趋势。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区域表现尤为突出。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据青海省气候中心主任刘彩虹介绍,三江源地区气候暖湿化首先表现为气温持续变暖,降水量增多。   监测显示,自1961年至2021年60年间,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3℃。而三江源国家公园各园区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相对偏高。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源园区年平均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40℃/10年和0.38℃/10年,长江源园区为0.35℃/10年。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拍摄的鄂陵湖风光。(新华社记者吕雪莉 摄)   监测数据还显示,三江源地区升温幅度呈现逐渐加速趋势。1961年至1997年升温率为0.09℃/10年,1998年至2021年升温率为0.32℃/10年。“1998年以来增温趋势明显增强,比之前一个时期平均气温升高了1.25℃。”刘彩虹说。   与增温趋势相比,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1961年至2021年,三江源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457.8毫米,平均每10年增多9.8毫米。三江源国家公园各园区年降水量增多尤为明显,长江源园区和黄河源园区平均每10年增多17.5毫米和15.7毫米,澜沧江源园区增加率相对较小,为9.5毫米/10年。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拍摄的扎陵湖畔,水草丰美,牦牛成群。(新华社记者吕雪莉 摄)   “这些年,扎陵湖看起来越来越大了,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44岁的尼玛扎西是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牧民。他的家是“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北岸的一座“湖景房”,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核心区。   三江源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又极其脆弱。青海省气象局气象专家认为,暖湿化显然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又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就是要守护好三江源头,就是守护好我们生活的家园。”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尼玛扎西每天在放牧牛羊的同时,也巡护着湖泊和草场。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拍摄的一群斑头雁。(新华社记者李占轶 摄)   此次监测还显示出,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河流流量总体增加。气象专家分析认为,气候暖湿化给三江源国家公园带来有利的生态环境“窗口机遇期”,随着国家公园各项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