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大只500 >  » 正文

大只500电脑版登陆_工匠之心浇筑“鲁班”之路——访中建一局华北公司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应博

  国际在线消息:“建造精品工程,践行鲁班精神。”2021年12月14日鲁班奖结果正式公布,中建一局华北公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获奖结果尘埃落定,作为项目经理的应博感慨地说:“精益建造是我们荣获鲁班奖的秘决。”   从16岁高考进入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博便与建筑有了不解之缘。进入中建一局是他从校园步入职场的一次挑战,而过硬的业务能力使得他于2016年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结缘。项目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三方合作举办,是中俄关系史上第一所合办大学,更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关注的项目。对于当时已经有近10年工程建设经历的应博来说,接手这样意义重大的项目既有使命感,又面临着巨大压力。   领航人托起“北莫之星”   在应博眼中,项目团队啃下了太多“硬骨头”才走到了鲁班奖的面前,其中最为难忘的便是主楼主体施工阶段。作为一名“85后”项目经理,应博坦言道:“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作为中俄关系史上两国合办的第一所大学,工期紧任务重。”许多年轻人在面对主楼施工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他对兄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困难,如果轻言放弃,我们的人生轨迹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从2017年4月至9月,近半年的时间,项目团队经历了8次强热带风暴及以上台风、35天暴雨、60天3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应博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在4个月的时间里带领团队完成了主楼从底板浇筑到主体结构封顶的任务,建设速度最快达到两天一层。提起应博,第十三大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闫宇生说:“他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第一线,有时候一天能与工友一起奋战16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2017年8月,项目主楼开始钢结构吊装。“北莫之星”位于主楼156.4米高空处,安装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高,属于超高超重钢结构塔尖吊装。“受台风影响,预计30多天的塔尖安装时间最终留给现场安装的仅有15天。”应博回忆道。项目团队邀请钢结构专家仔细论证安装方案,并借助BIM实现了钢结构方案优化、钢结构安装全过程模拟。拟安装塔尖钢结构被合理优化分解为11个吊装模块,各模块构件由工厂预拼装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地面拼装,拼装完成后塔式起重机运输至指定标高完成安装,以此缩短钢结构现场拼装时间。应博与项目团队仅用13天完成塔尖安装,且1次成功。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鲁斯塔姆·明尼哈诺夫等人到项目现场参观时,为项目的工程品质和速度点赞。   创新者创新智慧技术   应博将“智慧工地”的建造理念贯穿施工始终,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植入到项目各个角落。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有效实现绿色建造,将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有机统一。项目每天可节约用电达100度,目前已累计节约用电近16000度。2017年8月25日,广东省首个“四合一”智慧工地体验馆亮相,智慧工地体验馆设置了包括互联网 智慧管理平台、BIM技术应用、VR安全体验、生态人工湖、3D打印等多种科技应用展项。“当时我们把3D打印出的‘北莫之星’模型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展者。”应博说道。   2017年3月,项目进入土方开挖阶段。为了避免4月雨季影响施工精度和进度,项目团队需要在30天内完成土方工程施工及场内道路布置,然而深圳地区土方外运困难,卸土点少且运距较远。GPS单点测量效率低下、无人机测量效率高但申报飞行手续复杂……应博与项目团队排除多种技术后,最终采用三维扫描技术收集基础数据,5天完成了14万平方米范围的扫描工作,通过点云数据计算出场地内余土5万方。应博带领项目团队根据三维扫描所得数据创建点云模型,分析得出项目整体标高提高0.5米可保证整体挖填数量大致相同,通过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回运工期32天,节省弃土占地。   而土方开挖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工湖开挖。人工湖湖岸线复杂,坡面形式多样,标高复杂,对开挖精度要求极为严格。应博带领项目团队针对人工湖开展BIM建模、安装系统传感器、深化和改造挖掘机,使得挖掘机智慧系统能够满足小型复杂地形的高精度开挖。项目团队深化图纸、建立三维基准模型、建立基准站、导入基准模型,最后通过传感器精准定位挖机铲斗位置,使挖填值实时显示在操作室显示屏上,由此实现盲挖,完成人工湖高精度土方开挖。   领头雁和他的攻坚团队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等问题,项目压力重重。应博作为项目的大家长,总是尽力打造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应博同志常和我们在一起讨论方案、过程实施细则以及项目实施工程中的各类问题,他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大家一起攻克难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生产经理蔡亮说道。在工作之余,应博还经常与项目员工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使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入人心。   在应博的组织与号召下,项目成立了北理F7核心管理团队,包含了技术、质量、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以及业主领导,项目内部管理团队延伸至整个项目建设管理,不仅加深了项目班子与业主的沟通,也为整个项目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作为F7成员之一的项目总工程师孙健说:“尽管现在离项目竣工已经过去了两年,但北理F7成员仍然常常相聚,共同回忆在北理奋战的那段时光。”   应博以更加灵活的形式统一团队思想,业主、设计、监理、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等各方目标统一的大团队概念一直是他所坚持的理念。在他的心中,荣誉的取得是各方单位共同努力支持的结果。   创新建造优质工程   项目成立之初,应博便为项目确立了高要求、高定位的施工目标,牵头组织项目管理人员针对项目各项工作制定详细的目标策划、建立项目各系统运作体系,为争创鲁班奖打下基础。翻开应博的笔记本,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应博总是去项目旁边的“快剪”理发店。有同事问他:“你不嫌弃剪得不好?”他说:“项目施工任务太紧了,能节约一点时间就节约一点。”   “今天的屋面防水卷材湿铺很重要,我得再去看看。”应博从会议室走出来,此时已经是23点。他每天在现场平均步行数超过4万步,几乎每个月都会穿坏1双劳保鞋。他总是打趣地说:“现场就没有我不清楚的地方。”   “在华南区域参评鲁班奖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也是项目团队系统梳理学习的过程。”应博回忆说道。与一般工程相比,以创鲁班奖为目标的项目需要保障每一个细节能够彼此串联、契合逻辑。应博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制定“联合会审、专业隐蔽、综合验收”的工作制度,要求项目团队全程跟踪,旁站监督,严格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持续改进。他要求实测实量项目全数实体质量,采取“防护、覆盖、封闭、巡逻看护”等措施,做好成品保护。   应博带领团队不仅应用了规定的10大项20小项新技术,还增加了12小项新技术应用,另额外应用了5项创新技术,现均已完成推广。在新技术应用及施工过程中,应博重视质量把控,牵头成立项目“北莫之星”QC小组,攻克绿色施工、土方开挖、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方面难点。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QC成果奖7项、省部级以上BIM奖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科技论文4篇、科技鉴定3项、科学技术奖2项、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工法1篇。